- 地名:臺中民俗公園
- 關於此地景:
1981年,時任台中市市長林柏榕、地方仕紳與文化人士推動籌備台灣民俗文化類型的公園。
1984年,選定剛重劃完成的中正、東山重劃區內的1.6公頃土地興建,命名為「民俗公園」。
1990年,元宵節正式開館。
2003年,中台科技大學委託管理。
2008年,改由亞洲大學管理公園內的「台灣民俗文物館」。
2012年,改由迴廊創新產業育成有限公司管理公園內的「台灣民俗文物館」。
2012年底,民俗公園地下停車場完工,並拆除圍牆改為開放式公園。
2016年2月,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於3月接手,續辦理新委外營運案;並於委外營運前辦理民俗文物館整修事宜。
- 作家作品的描述:
路寒袖主編:<台中風華-60個獨享台中的文化景點>摘錄:
民藝區主要為動態活動,配合生動的民俗技藝表演、工藝製作展示販售、傳統美食、童玩遊戲及民俗戲劇等,可充分體會古老中國生活方式的空間,藉此提昇本土文化藝術,同時做好民俗文化的保存與傳承工作。
另外園區中還設計有拱橋、迴廊、花圃、流水、荷塘等景觀,提供了大眾一個休閒散步和拍照的遊憩空間,對台中市民來說,台中民俗公園是耳熟能詳的休閒去處,更是值得推薦給全台灣朋友知道的好所在!
- 實際地景狀況:
位於臺中市北屯區旅順路二段73號,臺中民俗公園於1990年3月1日開放,佔地約1.6公頃,為全國第一座民俗公園。園區建築以清末民初的傳統閩南式建築為特色,規劃成民俗及民藝兩區。
民俗區(包括民俗館、台灣民俗文藝館及民藝館三個部分)為園中主體,主要為靜態展示功能。除了古建築物外,地下室則展示早期台灣人民的生活文物,呈現歷史的軌跡。
民藝區(包括民藝廣場及民俗廣場)主要為動態活動,配合生動的民俗技藝表演、工藝製作展示販售、傳統美食、童玩遊戲及民俗戲劇等,可充分體會古早生活方式的空間,藉此提昇本土文化藝術,同時做好民俗文化的保存與傳承工作。
入園門票:全票50元、半票20元、團體票40元(40人以上)。